非經期出血”警惕4種可能!
1、功能性子宮出血
功能性的子宮出血其實就是“功血”,主要是因為女性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失調引起的。月經周期不規律、經量過多、經期延長以及不規律出血等都是功能性出血的癥狀。
一般來說,如果月經延遲超過了7天,大家就要引起重視了,不要認為是正常的月經推遲。
建議大家觀察月經的顏色、持續的時間以及量多不多,如果出現量多時間還長的情況下,注意提高警惕,最好是到醫院檢查一下,不要放任不管。
2、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應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一般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主要是因為女性體內雌激素的分泌水平波動。
在排卵期間,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的分泌會下降,而子宮內膜失去了雌激素的支持,就開始脫落,出現出血的情況。
一般出血2-3天就會結束,時間長的話也不會超過七天,量也不會很多,所以大家不需要太在意。但是如果經量比較多的話,還是看一下醫生比較保險。
3、避孕措施引發的出血
避孕藥是很多女性朋友都吃過的,為了避孕。但是有一部分女性朋友在服用了避孕藥以后會出現不規律的出血的情況。
因為服用避孕藥會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內膜生長受到影響,可能會出現子宮內膜脫落以及出血的情況。
4、接觸性出血
如果說上面幾種情況是相對正常的,那么接觸性出血就是不正常的,是需要引起重視的了,因為接觸性出血一般與婦科疾病有關。
① 宮頸息肉
青春期后任何年齡段的女性,都可能會患有宮頸息肉,其中育齡女性的病發率最高。
在生活中要注意預防宮頸息肉的發生:注意個人衛生,飲食盡量清淡,并且要休息好。
② 宮頸癌
宮頸癌是女性健康頭號殺手,嚴重威脅著女性健康,宮頸癌患者,伴有陰道出血,在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色澤呈褐色或淡紅色,出血量時常不一致。
③ 宮頸外翻
流產或引產、分娩都會直接導致宮頸外翻,未能及時有效的治療,容易感染誘發宮頸炎,分泌物增多,常伴有接觸性出血。
非月經期陰道出血很可能是疾病發出的警示,女性應該學會觀察出血的時間、持續時間、量、色,有無其它伴隨癥狀等,以明白自己的出血是否會是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疾病信號。如果不能自己判斷,請一定要去專業的醫院診斷治療。